发布时间:2022/10/13 9:26:46
“71342次列车接近,20道接车。17道出站信号好了,72311次列车发车。”10月1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南站时,该站行车室里的联控声依然此起彼伏。车站值班员李志和同事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整夜。
位于唐包线上的呼和浩特南站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管内煤炭“出区达海”的重要枢纽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西煤东运”的重要“蓄水池”。多数经停该站的列车都需要在此进行换机或列尾换挂作业。
10时许,站场内15条到发线已经被万吨大列和百辆空车占满,上下行6条正线上的列车呼啸而过。工作人员要想把这些车都安排得妥当顺畅,就必须对整个站场和作业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李志面前6台显示器上的信息不断刷新,6部电话和1部对讲机的声音也一刻不停。作为呼和浩特南站“万吨作业攻坚队”骨干力量的李志,以2021年累计办理接发43057趟列车的优异成绩荣获火车头奖章。
由于工作繁忙,李志已经习惯了每天和家人以视频通话的方式“见面”。交班后,他坐在站区院子里,一边休息一边与母亲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听着母亲亲切、事无巨细的唠叨,李志工作时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
前几年,李志每到休假时就会回老家看望家人。因为工作繁忙和疫情影响,视频通话成了近3年来他与家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对工作我始终尽职尽责,但对家人我实在有愧。”李志说。
2012年10月1日,李志来到呼和浩特南站筹备开通工作。10年来,他看着车站从开通初期的9条线路增长到2014年站场改造升级后的21条线路。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呼和浩特南站的下行对接方向从3个增加至5个,各方向车流逐渐汇聚于此。
在车站,提起值班员李志,大伙都夸他业务精、能力强、性格好。李志说:“在车站工作的这十年是我进步最快的十年,是车站一直在督促我前进。我一直在积累经验,熟悉各式各样的设备。”
知初心挑千钧重担,行使命驭万吨巨龙。随着唐包线运量不断增长,呼和浩特南站每日接发列车由过去的14对骤增至30对,高峰时可达35对,一次次刷新着接发列车纪录。李志所在的“万吨作业攻坚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车站职工全员发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草原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