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2 9:41:07
12月1日6时50分,由大连北开往佳木斯的G771次列车准时驶离大连北站。这趟CRH380BG型动车组列车从“滨城”大连经由“冰城”哈尔滨,驶向“三江明珠”佳木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与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再一次完成了“串联”。
当天,世界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长大高速铁路——全长921公里的哈大高铁迎来了10周岁生日。
十载踔厉奋发,铺就梦想之路。高寒高铁从零起步,织密成网,发展日新月异、令人振奋。
十载波澜壮阔,砥砺创新之路。高寒高铁自主创新、自我超越,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十载非凡跨越,开拓振兴之路。高寒高铁激发豪情,凝聚动力,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沈阳、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推动高寒高铁网密密铺开,大幅提升东北地区路网规模质量,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科技铺就安全路
初冬时节,G771次列车在司机王瑛的操纵下平稳运行,高速通过营口东站。旅客并不知道,就在当天0时50分,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营口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的7名职工在营口东站内开展转辙机检修作业,为飞驰的高铁列车铺就坦途。
十年前,一条白色巨龙从哈尔滨西站驶出,世界第一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运营。作为我国高寒地区客流量最大、最繁忙、运行里程最长的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惊艳世界。十年间,中国铁路全面掌握了高寒条件下高速铁路建造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寒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
科技帮助哈大高铁从容应付冰雪考验。哈大高铁主要运行具备高抗寒雪、抗风沙以及抗雷电等特性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能够经受-40℃到40℃的巨大温差考验。十年来,依靠严密的组织、科学的调度,哈大高铁上,一列列动车组无畏风雪,既保证了运行速度,又保障了旅客安全。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恶劣环境下,车厢内依然温暖宜人。哈大高铁宛如一条盘卧在北方的钢铁巨龙,给旅客带来温暖和便捷的出行体验。
哈大高铁开通以来,沈阳、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组织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及哈尔滨工务段、哈尔滨电务段、哈尔滨供电段等相关单位,搭建了全面、立体的设备维管系统,着力打造管控互联平台,形成了集基础设施、移动设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于一体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他们在16处高铁沿线重点设施区域安设视频监控装置,24小时盯控高铁设施运用状态;通过电气特性曲线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实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用科技手段构建起科技管控安全新格局,确保了哈大高铁安全有序运营。
一手紧抓设备安全,一手严抓动车质量。在沈阳动车段调度指挥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唐云鹏通过面前的6个显示器,监控在途高铁列车的运行状态。为提升动车组列车的检修和运用质量,沈阳、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建立了动车组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制度,经过10年的沉淀积累和细化完善,全面掌握了极端天气下故障应急处置、主断环路故障快速处置等技术,形成了沈阳北、沈阳南、大连、长春、哈尔滨西等8个动车运用所及1个三级修检修基地的格局。
高寒高铁为名,非凡十年为证,哈大高铁累计开行73.9万列动车组,安全运行67117万公里。
温馨服务人畅行
在飞驰的G771次列车上,担当该趟列车值乘任务的大连客运段动车一队哈一组列车长李进,为重点旅客送去了热茶。乘务员甜美的笑容,让寒冬出行的旅客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一路前行,一路温馨。哈大高铁沿线的大连站“刘晓云工作室”、沈阳站“美丽服务台”、沈阳北站“009爱心服务室”、长春站“朱立红爱心服务室”、哈尔滨站“朱莲香服务台”等服务品牌的工作人员,用温馨优质的服务扮靓旅途,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如沐春风。
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的幸福指数,沈阳、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根据旅客出行需求,运用“互联网+”理念,实施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引入并不断完善智能设备设施,大力推广手机订餐等服务,用科技联动现实,全面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自从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喜欢乘坐像公交车一样便利的高铁列车出行,特别是2015年之后,哈大高铁上列车的冬夏运行速度一致了,高铁列车成为我们出行的首选。”旅客曾茂仁这样说。
之所以能够获得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得益于中国铁路在对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建立并形成强大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列车开行模式,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优质选择。
哈大高铁穿越高寒地区,为确保冬季运营安全,运营初期,沈阳、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精心编制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等级开行动车组列车。经过连续3个冬季的运营,2015年12月1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优化哈大高铁和盘营高铁运行方案,实行冬夏一张运行图,全年按时速300公里运行,标志着中国铁路全面掌握了高寒高铁的高标准建设、运营和维护技术,打造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高寒高铁。
在此基础上,沈阳、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充分利用12306售票系统大数据,对哈大高铁沿线车票余票、旅客出行方向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开行列车,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在春运、暑运等关键时期科学调整列车运行图,动态灵活安排运力,精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开通运营初期,哈大高铁每天开行67对动车组列车,日均发送旅客6.7万人次。10年来,哈大高铁安全运送旅客突破6.7亿人次。最高峰时,哈大高铁每个运行区间平均列车追踪间隔为5分钟,每天图定开行153对动车组列车,日均发送旅客32万人次。2019年9月30日,哈大高铁运送旅客46万人次,创开通运营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纪录。一个个数字,彰显哈大高铁十年发展的民生温度,人享其行成为现实。
流动东北风光好
大道如虹天地宽,车轮滚滚畅通途。自哈大高铁开通运营以来,与速度有关的高寒高铁故事时刻在东北黑土地上演着。
今年12月1日10时10分,G771次列车从沈阳准时抵达长春,缓缓停在长春西站7站台。从大连乘车前来的旅客袁艺背着滑雪包、扛着单板,在长春西站转乘地铁至长春站,准备换乘由长春开往长白山的C1307次列车,开启“雪上年假”。
高铁通,百业兴。一条条延伸的钢铁大动脉化身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发展引擎。
随着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的日益完备,东北内陆城市之间、东北内陆城市与东北沿海城市之间、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各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大幅度压缩,为像袁艺这样的旅客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出行选择。
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在东北地区,多条线路相继建成通车,形成了以哈大高铁为主轴,北部衔接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铁路,中部衔接长珲高铁、新通高铁、喀赤高铁、朝凌高铁、沈佳高铁白敦段和牡佳段、长白乌铁路,南部衔接沈丹高铁、丹大快速铁路的发达快速的铁路网。这些铁路向南与京哈高铁京沈段衔接,并通过京哈高铁使东北地区高铁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四通八达的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覆盖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的13个、吉林省5个地级市和自治州。辽宁省形成哈大高铁、沈丹高铁和丹大快速铁路相连接的黄金“大三角”主骨架;吉林省形成以长春为中心,由哈大高铁、长珲高铁和长白乌铁路构成的“十字”骨架,促进形成了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到首都北京的4小时至6小时经济圈。黑龙江省以省会哈尔滨为中心,京哈高铁、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铁路、沈佳高铁牡佳段为骨干的“一站五线”高速铁路网络已经形成,覆盖全省80%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国家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也因此更加紧密相连,实现了互促互进目标。
如今,哈大高铁列车开行方向覆盖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近20个城市,旅客通过中转换乘可以到达国内所有开通高铁的城市。
10年来,哈大高铁实现了“东北同城化”,不仅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而且有效拉近了不同地区的“经济距离”,加快推动了沿线城市协调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新的引擎,全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大潮奔涌,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萌生在生机勃勃的黑土地上,流动的东北充满繁荣发展活力。
【关注本网站】:掌握行业实时动态丨铁路招聘丨高铁乘务员丨高铁招聘丨乘务员招聘丨高铁乘务员招聘丨高铁招聘官网丨铁路招聘官网丨铁路局招聘信息丨铁路局招聘丨高铁乘务员要求丨高铁票丨高铁票查询丨铁路局招聘丨售票员招聘丨